玉米從播種到成熟收獲,這些事情一定要早知道玉米是一種高產、穩產的糧食作物,它在谷類作物中的產量最高,而且玉米的產量和銷量
玉米是一種高產、穩產的糧食作物,它在谷類作物中的產量最高,而且玉米的產量和銷量都比較大,雖然這幾年經歷了結構調整,但是現在玉米庫存已經售空,玉米價格回升,在很多地方它還是一種主栽的作物。
玉米從播種到成熟收獲,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和多個不同的生育時期,每個階段的特點都不相同,管理方式和主要任務也不同。根據玉米的形態特征、生育特點和生理特性,我們可把玉米分為苗期階段、穗期階段、花粒期階段。3個不同的生育階段,又包含了多個不同的生育時期,如:拔節、抽雄、吐絲等時期。每個階段和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它們之間又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首先是苗期階段。苗期為玉米最前期的生長時期,它是指玉米從播種出苗到拔節前的這一段時間。這期間玉米是以長根為中心,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苗期階段的特點是:這一階段玉米地上部分生長較慢,而地下根系發育較快,要在拔節前形成較強大的根系。在這期間,我們應重點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要達到出苗早、苗齊、苗勻、苗壯的目的。這是影響后期產量、質量,避免倒伏的一個基本要求條件。
接下來是穗期,這是玉米非常重要的生長階段,它是指從玉米拔節到抽雄時期,為玉米的穗期階段。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育最旺盛,需水需肥最多的階段,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莖稈、節間迅速伸長,葉片猛增,雌雄穗分化形成,田間需要較多養分。管理重心應促進葉片生長、增大,實現莖稈粗壯,達到穗多、穗大的豐產架勢。
第三階段是花粒期階段,這是玉米的第三個生長階段,是指從抽雄到玉米籽粒成熟。花粒期是玉米的生長后期,此時期營養生長逐漸減慢、停止,以生殖生長為中心。
這一時期的特點:玉米莖葉基本停止增長,雄花、雌花先后抽出,接著開花授粉,籽粒開始形成、灌漿,一直到成熟,這一階段對形成產量比較重要。管理上主要做好保葉護根,防止植株早衰,保證粒多粒重,從而實現高產。
在2018年,小麥、水稻、玉米這三大傳統主糧的市場表現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另外一種被我們忽視的大宗農產品卻逆勢上揚,這就是大豆,作為大豆主產區的東北,過去種大豆只能勉強實現收支平衡,而2018年的凈收益已經高達每畝600元左右。造成大豆收益明顯提升的原因,主要來自政府補貼+單產提高。
而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預計今年將擴產1000萬畝。
大豆的優點在于養地肥田、利用率高,豆子和豆粕又同時是喂養牲畜的優質飼料,所以,在古代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模式下,種植大豆不會產生任何浪費,非常具有比較優勢。
但是,大豆也有自己的缺點,就是非常消耗土地資源,一畝地如果都用來種植大豆,如果沒有國家的政策性補貼,往往只能收支平衡。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目前還需要依賴國際市場的進口。
這幾年,國產大豆經過和進口大豆的博弈,使用方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產大豆主要是食用領域,像豆腐、豆奶、豆漿、豆粉、腐竹、豆干之類的休閑食品,都是大豆餐桌食品。
而進口大豆則主要是針對飼料養殖需求,因為豆粕是一種高蛋白植物飼料,目前大豆利用主要是直接食用和榨油兩個專業方向。全世界每年對食用大豆的需求量大約是3.3億噸,以每年5%到8%的比例快速增長。
相比起進口大豆,我國大豆在直接食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過去大家覺得國產大豆的產量不高,難以實現豐產豐收,但是經過我國科研院所多年的努力和長時間的育種改良,我們國家在大豆育種方面與國外相比差距并不大。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員欒曉燕:
咱們國家的大豆蛋白質含量變偏高,其他國家的食用大豆主要是依靠咱們國家出口的。像我們這兩年里審定推廣的黑農84和87,它的產量潛力就非常高。黑農84示范面積600畝,畝產量達到了250.2公斤,黑農87示范面積300畝,畝產量也達到了246.7公斤。產量水平跟世界水平相差的不是很多,只是我們還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
大豆振興計劃的出臺,在短期內依然會為大家帶來補貼方面的利好,2018年農民普遍賺錢的好行情還會延續,這些利好將為農民根據自身水土特點調整結構、選擇品種提供了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