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農民購買化肥和施用化肥,基本不考慮耕地土壤酸堿性,也不考慮化肥的酸堿性,只考慮化肥的養分含量和氮磷鉀養分配比,導致施
一、肥料的酸堿反應特性
一般常用的肥料都是堿基和酸根組成的鹽類,基本上就具有化學的特定性質。另一方面,在施肥后,受到土壤環境因子的影響,例如根群和微生物的選擇性吸收營養成分、微生物分泌酵素的分解和轉化分子結構、土壤粒子的吸附陽離子和排斥陰離子、雨水溶脫鹽類等,都會對植物的營養生長和土壤化學性之改變有明顯的影響力。
二、肥料在化學上的酸堿反應
肥料溶解于水中后,由于其堿基和酸根的相對強弱關系導致肥料水溶液的pH值有呈酸性或堿性反應的差異。依據pH值的高低,可將肥料區分成酸性肥料、中性肥料和堿性肥料。從肥料組成分的堿基和酸根的強弱勢也可判斷肥料在化學屬性是中性、酸性或堿性。例如硫酸銨是由強酸和弱堿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微酸性;硫酸鉀是由強酸和強堿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鉀是由弱酸和強堿組成,所以其水溶液呈微堿性。有一些肥料在制造過程中殘留部分游離酸,例如過磷酸鈣常含有游離硫酸,其水溶液也呈微酸性。肥料有化學酸堿反應的特性,所以在混合肥料時要注意酸和堿混合會發熱、堿和堿混合時會造成脫氨等情況。
關注微信公眾號【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走進商城或進入淘寶網搜索店鋪【嘉美優選】進行選購。
點擊上面圖片即可購買哦!
肥料在植物生理上的酸堿反應
肥料施到土壤后,在土壤溶液中所呈現的酸堿反應和單純肥料水溶液的酸堿反應有些許不同。肥料在化學上的酸堿反應受到土壤膠體粒子的緩沖能力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對土壤溶液的酸堿變化的影響并不會很大,反而是由于植物根系對肥料鹽離子的吸收不平衡以后導致土壤溶液酸堿度的變化較為顯著。
一般而言,肥料成分中的陽離子經根系吸收后,殘存的硝酸根(NO3-)、鹽酸根(Cl-)、硫酸根(SO42-)等由于和土壤膠體子帶有相同的負荷,很容易隨同土壤重力水被排出土體之外,但在同時,土壤吸附的堿基陽離子,如鈣離子(Ca2+)、鎂離子(Mg2+)、鉀離子(K+)等亦會被拖著伴隨流失,終至土壤酸性化。
另外,銨態氮肥料,例如硫酸銨,施到土壤中后,其銨態氮被植物吸收掉一部分,其余的則被硝化細菌作用轉變成硝酸,故從此開始,其在土壤中的流程就如同一般硝酸鹽肥料,也會導致土壤酸性化。肥料的酸根在土壤中隨水分流失,導致堿基一起流失而使土壤酸性化的嚴重程度,以鹽酸根和硫酸根為1,而硝酸根則是1/2、磷酸根則是1/3,根據以上所述,肥料施用后,依其造成土壤酸堿性的變化,可分類成生理酸性肥料、生理中性肥料和生理堿性肥料。
三、如何區分生理酸性肥料、生理堿性肥料和生理中性肥料
某些化學肥料施到土壤中后離解成陽離子和陰離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陽離子多于陰離子,使殘留在土壤中的酸根離子較多,從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這種通過作物吸收養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例如硫酸銨,作物吸收其中的NH4多于S04,殘留在土壤中的S04與作物代換吸收釋放出來的H(或離解出來的H)結合成硫酸而使土壤酸性提高。所以硫銨、氯化銨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同樣道理,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陰離子多于陽離子而在土壤中殘留較多的陽離子,使到土壤堿性提高,這種通過作物吸收養分后使土壤堿性能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堿性肥料,例如硝酸鈉,作物吸收其中的硝酸根(NO3)多于納離子(Na)鈉離子與作物交換出來的的碳酸氫根(HC03)結合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水解即呈堿性,也可以是作物吸收硝酸根后在體內還原成氨的過程中消耗一定的酸,作物為了保持細胞pH值的平衡而把多余的氫氧根(0H)排出體外,從而使土壤堿性提高。所以硝酸鈉屬于生理堿性肥料。
所謂生理中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的陰陽離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養分,而且兩者被吸收的數量基本相等,經作物吸收養分后不改變土壤酸堿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銨。碳酸氫銨雖然其中的銨離子被作物吸收多于碳酸氫根(HC03),土壤殘留較多的碳酸氫根,它與作物交換出來H結合成碳酸(H2CO),按理講碳銨是生理概性肥料,但由于碳酸不穩定,它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銨一般也屬生理中性肥料。
肥料的生理反應對土壤性質及肥效有一定影響,因此,酸性土最好選施生理堿性肥,石灰性土或堿性土最好選施生理酸性肥。
注1、過磷酸鈣施在酸性土壤時對pH值影響很少,但在堿性土壤中,由于含石膏副成分的緣故,表現就有如生理酸性肥料。
注2、尿素在旱田中的表現是屬于酸性肥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硝酸化的緣故。尿素在水田中的表現,因有灌溉水帶入的堿基和多量水的稀釋結果,所以對土壤酸堿的反應是歸入中性肥料。氮肥和鉀肥是肥料需料量和使用量最大的三要素肥料之兩種,特別是硫酸銨、氯化銨和氯化鉀等都是屬于生理的酸性肥料,這些肥料連年施用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