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豆振興計劃的實施,河北作為大豆的主產省之一,大豆面積呈恢復性增長態勢,但夏大豆因癥青導致結實不良的現象時有發生
大豆“癥青”表現為品種正常生育期結束時,植株仍然葉綠枝青,有莢但莢而不實或者籽癟粒爛的現象。“癥青”重發區籽粒過小,商品性差,有的甚至絕收。在我省夏大豆生產中,不良氣象因子影響、病蟲害防治不當等都可引發“癥青”的發生,根據初步研究結果,點蜂緣蝽為害是導致大豆“癥青”發生的主要因素,生產中應抓緊防治,實現大豆的優質高產。
大豆的生態適應性比較明顯,只有種植與生態條件相適應的品種,才能獲得高產。目前適宜我省中南部地區種植的優質高產夏大豆品種有冀豆12、冀豆17、冀豆20、冀豆23、邯豆11、邯豆13、邯豆15、石豆8號、石豆11、滄豆10號等。
大豆不宜和其他豆科連作,應通過輪作,倒茬,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注意耕地造摘,適期播種。冀中南地區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大豆的適播期,播種越早產量越高。麥后直播大豆宜在6月中下旬及早進行。畝播量4~5公斤,1.5萬株/畝左右。出苗后早間苗,早定苗。
點蜂緣蝽屬半翅目,緣蝽科。分布在河北、河南、江蘇、江西等地。主要為害大豆、蠶豆、豇豆等農作物。成蟲和若蟲刺吸汁液,在豆類開始結實時,往往群集為害,致使蕾花調落,果莢不實或形成癟粒;嚴重時全株枯死,顆粒無收。點蜂緣蝽每年發生2~3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和草叢中越冬。成蟲善于飛翔,動作迅速,早、晚溫度低時稍遲鈍。卵多散產于葉背,嫩莖和葉柄上,若蟲極活躍,孵化后先群集,后分散為害。
首先,清除田園周圍的雜草和枯枝落葉,壓低越冬蟲源基數。其次,及時鏟除田邊早花早實的野生植物,避免其作為早春過度寄主,減少部分蟲源。
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捕食性天敵有球腹蛛、長螳螂和蜻蜓,以及寄生性天敵黑卵蜂等對控制點蜂緣蝽的發生為害具有重要作用。
(1)準確掌握防治時期:大豆開始開花后7~10天開始防治。(2)正確選擇藥劑:使用陶氏益農的可立施7~10克/畝,特福力(有效成分是氟啶蟲胺氰)每畝20~30毫升等防止蝽蟓類的特效藥,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0%呋蟲胺可溶粒劑1000倍液,氰戊·馬拉松2000倍或每畝30~50毫升;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3)嚴格把握防治次數: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一是防治時期。夏播一般為大豆播種后50天左右,即6月中旬播種的大豆在8月上旬開始噴藥防治,6月下旬播種的大豆在在8月中旬開始噴藥防治;二是防治時一定要連同大豆田四周同時噴藥防治,最好統防統治;三是有限結莢習性的大豆品種,如冀豆12日開花期集中,可減少噴藥次數,一般2次。亞有限結莢習性的品種,如冀豆17日、邯豆9號,邯豆11、石豆1號等品種開花期較長,需增加噴藥次數。
在測土化驗的基礎上,根據土壤實際肥力、科學確定氮,磷,鉀施肥量,合理增加硼、鉬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做到均衡配方施肥。
苗期畝追施尿素4~6公斤、過磷酸鈣8~10公斤或大豆專用肥10公斤。
在初花期追施適量的大豆專用肥或復合肥,使大豆營養均衡,可減少花莢脫落,防止“癥青”株的發生,增產15%左右。土壤肥沃,植株生長健壯,應少追或不追氮肥,以防徒長。基肥施磷不足時,應在此時增補,施過磷酸鈣7~9公斤/畝。
大豆進入結莢鼓粒期后,進行葉面噴肥。畝用尿素500克+硼鉬復合微肥15克+磷酸二氫鉀150克,對水40~50克。
人工收獲在落葉達90%時進行,機械收獲在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使用大豆專用收割機或對小麥聯合收割機改造過的收割機進行收獲,要求割茬低不留莢,綜合損失率不超過2%,清潔率大于95%。
脫粒后進行機械或人工清選,產品質量符合大豆收購質量標準三等以上。積極推行品種單收、單儲、單運,從而實現優質優價,提高大豆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河北省大豆產業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