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于2019年1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通報2018年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
農業農村部于2019年1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通報2018年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解讀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并回答記者提問。
2018年,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應總體較為充裕,市場運行保持基本平穩,價格水平在上年下跌后溫和恢復。收儲制度改革的效應開始顯現,中美經貿摩擦、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有限。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8年我國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全年均值為104.4,比上年高4.2個點;其中“菜籃子”產品200指數均值為104.8,比上年高4.9個點。
稻谷、小麥
稻谷、小麥收儲制度改革效應開始顯現,市場影響總體可控。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首次小幅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較大幅度下調,政策調整效果開始顯現,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小麥、早秈稻和稻谷播種面積分別下降1.0%、6.8%和1.8%,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源環境壓力,推進了結構調整,也有利于糧食庫存消化。主產區小麥、早秈稻開秤價低于去年,后逐步漲至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集中收購期市場均價同比分別降約2%和8%。市場化購銷趨于活躍,成為農民賣糧的主渠道。新麥上市后優質麥價格持續上漲,不少地區都在每斤1.3元以上,優質優價特征進一步顯現。
玉米
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超出預期,市場價格穩中有漲。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和種植面積調減影響,2018年我國玉米產需缺口擴大,庫存消化進度加快,臨儲拍賣累計成交突破1億噸。全年玉米價格穩中有升,新玉米上市后收購價普遍走高,山東、河北部分地區企業掛牌價超過了每斤1元。但由于庫存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市場各方預期相對理性,玉米價格沒有出現暴漲,年底隨著玉米上市量增加,市場價格逐步趨穩。12月份國內產區和銷區平均批發價分別為每噸1880元、2060元,同比上漲11.9%、9.6%。
大豆
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場運行基本平穩。2018年美國大豆進口關稅提高、進口量大幅減少,政府、企業等各方積極應對,市場主體大量采購巴西等國大豆,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并通過主動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拓寬蛋白粕來源,降低了下游豆粕需求。國內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進口大豆價格由1月每斤1.67元升至11月每斤1.77元,漲幅約6%,12月又回落至每斤1.71元。
豬肉
豬肉價格總體波動不大,非洲豬瘟對市場影響有限。豬肉價格總體呈現“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節性回升、非洲豬瘟發生后產銷區有所分化”的特征。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全年豬肉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18.7元,同比跌12.1%。8月份非洲豬瘟發生后,受活豬跨省禁運政策影響,區域間供需出現不平衡現象,產區跌、銷區漲;隨著各地改“調豬”為“調肉”,流通渠道逐漸通暢,產銷區豬價分化趨緩。
此外,蔬菜價格在春、秋兩季出現部分區域和品種價格下跌及滯銷現象,但總體仍符合常年季節性規律。受產能調整等因素影響,牛肉、羊肉、雞肉、雞蛋價格普遍上漲。棉花市場基本平穩,9月份以后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消費趨弱、價格走低。受國際市場下跌帶動,食糖價格持續下跌。
春節前“菜籃子”產品供應總體有保障,部分品種價格可能波動上行。蔬菜在田面積基本穩定,供應量同比變化不大,價格可能季節性上漲;生豬出欄量、屠宰量依然較為充足,元旦前后豬價還出現了下跌,預計短期內不會大幅上漲;牛羊肉產能持續偏緊,部分地區存在價格階段性上漲壓力。
從2019年全年形勢看,我國農產品供給總量仍較為充足,國內農產品價格有平穩運行的基礎,但農業內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不同品種供需形勢分化更加明顯,加之貿易保護主義、能源價格波動等外部因素疊加,部分品種市場波動風險可能加大,口糧、玉米、大豆、生豬、蔬菜等走勢仍將是市場關注重點。